您現在的位置:

水稻不青割 品質佳 收益好

  

掌握最佳收穫期 提高收益

嘉南地區114年一期稻作即將進入收穫期,可觀察在田間飽滿的稻穗垂下頭,稻穀全面變金黃色,僅最後穗梗餘有2~3粒仍為黃綠色,是穀粒發育最飽滿充分的時候,掌握水稻黃熟至完熟期間收割,品質佳含水率較低,可減少烘乾成本,並確保售出稻榖的收益。

不青割 降成本 收益好

農糧署南區分署表示,稻穀的價格及品質與含水率有密切關係,水稻未熟就收穫(俗稱青割),稻穀未熟粒含量偏高,折算乾穀比率低,並增加烘乾費用,繳交公糧收益相對減少,且濕稻穀未熟粒(含青粒米)如果超過17%,會因品質不符合公糧稻穀驗收規定,而無法繳交公糧,影響農友收益,稻穀品質差異也影響糧商收購意願及市場價格,籲請農友於稻穀成熟時再收割,顧好咱們辛苦栽培的稻穀,也確保稻穀品質。

公糧稻穀分級收購 經收點乾濕折算可參考

農糧署南區分署呼籲種稻農友,可參考各公糧業者經收處公告之114年1期濕乾穀折算率核定表(含收益參考)及當地濕穀價格,選擇對自己最有利方式繳公糧或賣市面,只要稻穀品質符合公糧經收標準,經收業者就會依濕穀含水率折算乾穀,試算濕穀收益,無論繳公糧或賣市面,稻穀成熟時再收割,黃熟的稻穀米粒飽滿品質好,換算乾穀數量高,農友收益更加好。

繳公糧 繳民糧 收益都好

另自114年1期起,在整體收購數量不變的情況下,公糧計畫及輔導收購數量增加,輔導收購價格更提高1.5元(即24.5元/公斤),農友1、2期繳交公糧,每公頃可提高收益約2萬元,或農友亦可配合糧食產業全面升級計畫,加入稻米產銷契作集團產區,可領每公頃1萬元之獎勵金,繳民糧的農友,收益也會提高,只要是稻農,都是農糧署照顧的對象。



聯絡人:王副分署長欣俞
聯絡人電話:06-2342911
水稻不青割 品質佳 收益好.JPG